當前位置:首頁>百科>氣象>雪災防御
熱門搜索:

雪災防御

2025-03-19·279 瀏覽

雪災防御

什么是雪災?

雪災亦稱白災,是因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它是中國牧區常發生的一種畜牧氣象災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場放牧的畜牧業地區,由于冬半年降雪量過多和積雪過厚,雪層維持時間長,影響畜牧正常放牧活動的一種災害。對畜牧業的危害,主要是積雪掩蓋草場,且超過一定深度,有的積雪雖不深,但密度較大,或者雪面覆冰形成冰殼,牲畜難以扒開雪層吃草,造成饑餓,有時冰殼還易劃破羊和馬的蹄腕,造成凍傷,致使牲畜瘦弱,常常造成牧畜流產,仔畜成活率低,老弱幼畜饑寒交迫,死亡增多。同時還嚴重影響甚至破壞交通、通訊、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對牧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脅。雪災主要發生在穩定積雪地區和不穩定積雪山區,偶爾出現在瞬時積雪地區。中國牧區的雪災主要發生在內蒙古草原、西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

根據我國雪災的形成條件、分布范圍和表現形式,將雪災分為3種類型:雪崩、風吹雪災害(風雪流)和牧區雪災。

你知道雪災的指標嗎?

人們通常用草場的積雪深度作為雪災的首要標志。由于各地草場差異、牧草生長高度不等,因此形成雪災的積雪深度是不一樣的。內蒙古和新疆根據多年觀察調查資料分析,對歷年降雪量和雪災形成的關系進行比較,得出雪災的指標為:

輕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20%以上;

中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40%以上;

重雪災:冬春降雪量相當于常年同期降雪量的160%以上。

雪災的指標也可以用其它物理量來表示,諸如積雪深度、密度、溫度等,不過上述指標的最大優點是使用簡便,且資料易于獲得。

什么是猝發型和持續型雪災?

按雪災發生的氣候規律可分為兩類:猝發型和持續型。

猝發型雪災發生在暴風雪天氣過程中或以后,在幾天內保持較厚的積雪對牲畜構成威脅。本類型多見于深秋和氣候多變的春季,如青海省198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和1985年l0月中旬出現的罕見大雪災。

持續型雪災達到危害牲畜的積雪厚度隨降雪天氣逐漸加厚,密度逐漸增加,穩定積雪時間長。此型可從秋末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春季,如青海省1974年l0月至1975年3月的特大雪災,持續積雪長達5個月之久,極端最低氣溫降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

雪災的成因和積雪的五種類型:

雪災是由積雪引起的災害。根據積雪穩定程度,將我國積雪分為5種類型:

①永久積雪:在雪平衡線以上降雪積累量大于當年消融量,積雪終年不化。

②穩定積雪(連續積雪):空間分布和積雪時間(60天以上)都比較連續的季節性積雪;

③不穩定積雪(不連續積雪):雖然每年都有降雪,而且氣溫較低,但在空間上積雪不連續,多呈斑狀分布,在時間上積雪日數10~60天,且時斷時續;

④瞬間積雪:主要發生在華南、西南地區,這些地區平均氣溫較高,但在季風特別強盛的年份,因寒潮或強冷空氣侵襲,發生大范圍降雪,但很快消融,使地表出現短時(一般不超過10天)積雪;

⑤無積雪:除個別海拔高的山嶺外,多年無降雪。雪災主要發生在穩定積雪地區和不穩定積雪山區,偶爾出現在瞬時積雪地區。

積雪對牧草的越冬保溫可起到積極的防御作用,旱季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促進牧草返青生長。積雪又是缺水或無水冬春草場的主要水源,解決人畜的飲水問題。但是雪量過大,積雪過深,持續時間過長,則造成牲畜吃草困難,甚至無法放牧,而形成雪災。

農業生產防雪災的5條措施:

1、要及早采取有效防凍措施,抵御強低溫對越冬作物的侵襲,特別是要防止持續低溫對旺苗、弱苗的危害。

2、加強對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防止連陰雨雪、低溫天氣的危害,雪后應及時清除大棚上的積雪,既減輕塑料薄膜壓力,又有利于增溫透光;同時加強各類冬季蔬菜、瓜果的儲存管理。

3、要趁雨雪間隙及時做好“三溝”的清理工作,降濕排澇,以防連陰雨雪天氣造成田間長期積水,影響麥菜根系生長發育。同時要加強田間管理,中耕松土,鏟除雜草,提高其抗寒能力。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4、及時給麥菜蓋土,提高御寒能力,若能用豬牛糞等有機肥覆蓋,保苗越冬效果更好。

5、要做好大棚的防風加固,并注意棚內的保溫、增溫,減少蔬菜病害的發生,保障春節蔬菜的正常供應。


www.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