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百科>氣象>驚蟄
熱門搜索:

驚蟄

2025-03-19·424 瀏覽

驚蟄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每年3月5日至6日之間,太陽到黃經345°即為驚蟄節氣。今年驚蟄節氣到來時間是3月6日。


驚蟄古稱“啟蟄”,漢朝時期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以后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


元代文人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由此可以看出,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當然,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是因為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布谷鳥)。驚蟄時節,中國民間有吃梨蒙鼓皮、祭白虎化解是非等風俗。


驚蟄節氣氣候

民間諺語云:“春雷響,萬物長”“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闭f明驚蟄節氣的特征。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驚蟄時節養生

驚蟄時期總的來說是明顯變暖,人體肝氣旺,是肝臟機能活動的旺盛時節。驚蟄養生,就要重視對肝臟的保養,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使肝臟機能正常,以適應驚蟄氣候的變化,減少疾病發生。


驚蟄節氣前后,冷暖空氣交替開始頻繁。此時,“春捂”和運動不能忘,以幫助抵御漸退的寒氣,有助于氣血流通,順應陽氣的升發,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 上一篇:雨水
  • 下一篇:春分
  • www.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