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進入寒露便意味著時節已是深秋,露已寒涼,霜將要來了。正所謂西風響,蟹腳癢,寒露節氣正是品蟹的最佳時節。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寒露品蟹地圖,帶你吃遍全國最美味的螃蟹!
西風響蟹腳癢!這份品蟹地圖了解一下?
俗話說,寒露發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寒露前后,正是秋風送爽、菊黃蟹肥之時,品蟹也是自古以來寒露節氣習俗之一。
在我國,螃蟹的種類有很多,南北各地都有其特色蟹。根據生長水域的不同,可簡單地分為海蟹和淡水蟹。北方以食海蟹居多,其中,梭子蟹便是是最常見的品種,產量高,價格也很親民。例如山東萊州的梭子蟹,不僅是當地有名的特產,而且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每年中秋后,萊州梭子蟹日漸豐腴,至霜降前后,個個都脂膏盈甲,殼滿肉肥,當地謂之頂蓋肥,這段時間正是一年中食用梭子蟹的最佳季節。
相對而言,南方則更偏愛淡水蟹,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中華絨螯蟹,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大閘蟹。大閘蟹在長江水系產量最大,又以陽澄湖、固城湖、太湖等水域出產的大閘蟹最為著名。
寒露時節以食雌蟹為佳。古人詩曰: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民間也有九雌十雄的諺語。意思是說,每當農歷九月的時候,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而公蟹則長得慢一些,要等到農歷十月以后,脂肪才逐漸堆積起來,長成蟹膏。
螃蟹味美,做法也很多。明代李時珍贊云:鮮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嚼黃持螯,略賞風味。蟹的傳統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還可制成蟹肉獅子頭、炒蟹粉、蟹粉小籠包等名菜、名點。正所謂蟹味上桌百味淡,螃蟹的美味自是不用多言了。
露氣寒冷氣溫降 低溫傷禾寒露風
寒露不僅是一年中品蟹、賞菊的最佳時節,更是冷空氣頻繁活動的一段時日。
《月令七十二候解集》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思是,寒露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從寒露到其后面的霜降,雖然只有短短15天,卻是一年之中氣溫降得比較快的一段時間。一場冷空氣過后,降溫8-10℃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寒露時節是我國許多地區季節變化的轉折點。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介紹,常年寒露節氣期間,我國西北大部、內蒙古、東北大部、西藏大部、川西高原等地基本已經入冬或是在寒露期間進入冬季。而遼寧南部、華北中南部、陜西南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地區在寒露節氣前就已經進入秋季,南嶺沿線地區緊隨其后,在寒露期間也會逐步入秋。然而,對于華南大部地區來說,寒露期間氣溫依然不低,夏天的感覺還在延續。
此外,寒露期間,影響我國的冷空氣不僅較為頻繁,而且強度也有所加強,有時會南下深入至江南甚至華南一帶。邵鵬分析,此時一般是南方晚稻的抽穗揚花期,如果因冷空氣帶來連續低溫、大風或陰雨天,水稻開花授粉便會受到影響,造成空殼、癟粒,導致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這種寒露節氣多發的農業氣象災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寒露風。
寒露前后,時值深秋,天氣開始由寒涼轉向寒冷了。小編也要提醒大家,這段時間應注意養陰防燥,多吃一些潤肺益胃的食物,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的運動和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