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百科>氣象>季節轉換時期,小心“氣象過敏”!
熱門搜索:

季節轉換時期,小心“氣象過敏”!

2025-03-19·385 瀏覽

季節轉換時期,小心“氣象過敏”!

進入秋季,晝夜溫差不斷加大,大氣濕度也明顯下降。秋風颯颯,天氣一天比一天涼。在此時節,許多人容易出現過敏癥狀。  

 

  過敏癥分為很多種類,過敏原有花粉、粉塵、化學物質、紫外線等幾百種,在季節轉換時期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叫做氣象過敏癥,是指人體對氣象環境的變化過分敏感而產生的各種癥狀,屬于醫學氣象學的范疇。出現天氣過敏癥的根本原因,是人體對天氣變化的適應性差。氣象過敏癥的表現因人而異,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困倦乏力、抑郁焦慮、頭痛暈眩、惡心、失眠、多汗、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

 

  研究表明,在氣候呈周期性的緩慢變化過程中,人體出現的氣象過敏癥是由于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變化(主要是季節變化)導致了人體細胞的攝氧量的變化而引起的。

 

  國內專家對氣象條件非周期性變化引發的氣象過敏癥作過較為詳細的分析。一般來說,在天氣發生變化時,冷暖干濕、風霜雨雪等氣象因素產生的刺激作用,通過人的皮膚感受反應給下丘腦。下丘腦又支配腦垂體分泌相應的激素去調節內分泌功能,以保持天氣變化后的機體平衡,即人體內環境的穩定。但每個人對氣候的適應能力不同,當人體對天氣的變化一時難以適應且人體適應能力下降時,呼吸、血液循環、代謝等機體功能都會出現癥狀,就會出現“氣象過敏”。

 

  秋季是氣象條件變化比較顯著的季節。一方面,與夏季相比, 秋天氣溫和濕度有所降低, 氣壓則有所升高, 人體細胞的攝氧量也隨之變化,對于一部分人來說,抑郁、失眠、頭痛等氣象過敏癥狀就是生理機體適應氣候變化的反應;另一方面, 秋季也是天氣系統比較活躍的季節,冷暖空氣時常交替入侵,氣象要素變化比較劇烈和頻繁,最易引發較為嚴重的氣象過敏癥, 所以要特別注意預防。

 

  此外,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花粉過敏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一年之中有兩個花粉期,其一是春季3月份到5月份,其二是夏秋6月份到9月份。春季花粉主要以樹木類為主,夏秋季的花粉主要以草木類為主,例如菊花、百合、桂花、月季、秋海棠等,一般夏秋季的花粉過敏患者比春季要多,癥狀也較重。

 

  為了幫助公眾防范過敏帶來的影響,氣象部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發布過敏氣象指數。該指數考慮氣象因素并結合環境要素對人體的影響,包括季節、天氣現象、風力、溫度、濕度,以及花粉濃度和環境污染等,從天氣角度出發為公眾提供是否易發生過敏的服務提示。指數等級劃分為五級,級數越高,表示氣象條件引發過敏的可能性越大。在季節轉換時期,關注天氣預報和過敏氣象指數,可以更科學地預防過敏。


www.在线播放